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及护理干预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概念:是指经肱动脉或股动脉插管,在颈总动脉或椎动脉注入含碘显影剂,分别在动脉期、毛细血管期和静脉期摄片,观察造影剂所显示的颅内血管的形态、分布和位置,是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
脑血管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常见病症之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脑血管造影术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一项重要的侵入性技术,良好的护理方法能有效地减少或消除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并发症,使患者顺利完成诊治和快速恢复。
1、造影剂发生过敏反应: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面色苍白、全身大汗、恶心、呕吐以及呼吸困难等,一方面表现为特异反应,另一方面又与造影剂的理化特性有关,包括渗透压、水溶性电荷、粘稠度、化学毒性等。
护理措施:认真询问过敏史,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减少恐惧心理。立即给予吸氧,立即建立静脉通路,给予补液,快速扩容、使早期静脉回流减少,纠正低血容量是维持适当心排血量的关键,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注意保暖,记录尿量[3]。
2、感染(包括局部和全身):与无菌操作不规范、消毒隔离不严密有关。
护理措施:术前做好局部皮肤消毒,术中规范无菌操作,术后遵医嘱预防性应用抗菌素,病室每天消毒2次,密切监测体温。
3、穿刺部位渗血及皮下血肿:常因压迫止血方法不当、病人躁动、下肢制动不良、凝血功能障碍所致。
护理措施:护士术前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凝血功能及血管状况,为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手术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告知正确的压迫方法及制动的方法和必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和家属的理解,避免增加腹内压的动作(咳嗽、呕吐、大小便等)指导患者用手按压穿刺伤口,以免穿刺点出血。协助做好生活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血栓栓塞(用于颈内动脉斑块或心脏内栓子脱落引起脑血管栓塞)。
护理措施:术后回病房后平卧,穿刺部位按压30分钟,盐袋加压包扎6-8小时,穿刺侧肢体继续制动2-4小时(取伸展位,不可屈曲),8小时左右可行侧卧,24小时内卧床休息,限制活动。密切观察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和肢体远端皮肤颜色、温度等[1]。
5、尿潴留:患者在术后出现尿潴留,主要是不习惯在床上平卧位排尿或精神高度紧张所致。
护理措施:指导患者通过变化体位、热敷、诱导排尿等方法进行排尿,如果患者仍然排不出尿,则应立即给予导尿。
6、颅内出血及脑血管痉挛:手术是在全身肝素化的情况下进行,易引起颅内出血。颈动脉分支上方的颈内动脉对机械刺激非常敏感,易导致脑血管痉挛。
护理措施:术后24h监护,严密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如神志、生命体征、瞳孔及肢体活动等。如患者出现意识、瞳孔变化、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症状,立即报告医生处理。预防性应用脑血管痉挛药物,如尼莫地平,术后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饮食[4]。
7、造影剂肾病:造影剂副作用除过敏外,还能引起肾功能损害,仅次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引起血尿、蛋白尿、少尿、肌酐升高等。
护理措施:术后根据患者病情鼓励患者大量饮水,4小时内饮水量1000ml,24小时内总量约2500ml,温水为宜,以利造影剂从肾脏中快速排泄。密切观察尿量变化,注意患者有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询问患者有无腰痛等症状,定期监测肾功能、尿常规[2]。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是神经介入治疗的基础,良好的护理方法可以增加手术的安全性,降低致残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治疗和护理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是为了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顺利完成治疗,降低并发症和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崔竹,刘颖.综合护理干预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 16(6):86-88 .
[2] 喻国风.DSA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3):126.
[3] 袁杨.关于神经内科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1):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