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奉献者奉献 为守护者守护——省荣誉军人康复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用心护理创出全身瘫痪荣军休养员52年没长压疮的纪录;数十年如一日为大脑神经受损的荣军休养员清洗膀胱;每天准时为足跟部溃烂腥臭的荣军休养员换药……这一幕幕动人场景,是
用心护理创出全身瘫痪荣军休养员52年没长压疮的纪录;数十年如一日为大脑神经受损的荣军休养员清洗膀胱;每天准时为足跟部溃烂腥臭的荣军休养员换药……这一幕幕动人场景,是坐落于福建南平建瓯的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的临床护理日常。 省荣誉军人医院自1949年成立以来,已护理了来自各地的荣誉军人休养员708名。为了让曾经为民族独立、祖国安宁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英勇负伤的“最可爱的人”得到护理和康复,省荣军医院的医护人员们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用情用力持续演绎着许许多多“把荣军休养员当亲人”的感人故事。 “这里是医院,也是家”? “109床颜大爷、132床温老伯已于15分钟前完成翻身”; “这几天昼夜温差大,一定要及时帮荣军休养员增减衣物”; “103床的陈叔自述肩颈酸痛,康复科推拿每日1次搭配理疗”…… 每天早晨,从紧张而有序的交班、查房开始,省荣军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开启了忙碌充实、暖心细致的一天。 省荣军医院里的荣军休养员们因伤致残情况复杂多样,有的截瘫、偏瘫,有的失语、失智,有的生活无法自理,有的则是全身瘫痪的“植物人”,但这里的医护人员与别的医院不同,很少称呼荣军休养员名字,而是亲切地称呼他们“大爷、叔伯”。“对医护人员来说,省荣军医院不仅是我们的工作单位,更是每个人都精心呵护的温暖大家庭。”护理部张主任说:“荣军休养员们经历血与火的考验,英勇无畏负伤致残,我们能为他们服务感到非常光荣!” 医护人员们每天上班除了执行医嘱,开展为荣军休养员打针、换药、导尿、灌肠等基础工作,还会在日常生活上给予荣军休养员精心护理,如翻身、喂饭、理发、洗澡、剪指甲、处理大小便等等。同时,更会陪他们谈心聊天、辅助锻炼,从精神上给予关爱、心理上进行疏导。荣军休养员有的因大脑神经或腰部神经受损不能自主排尿排便,为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医护人员每天都会根据气温变化调好冲洗液水温,为他们进行膀胱清洗。有的荣军休养员大便失禁,医护人员就得每周定期为他们灌肠,甚至用手伸进肛门帮其通便。 有一次,省荣军医院来了一个学术交流团队,他们在参观病房的时候对一位长期卧床的荣军休养员多年无肺部感染、无压疮的情况感到非常惊讶。带队人员吃惊地问:“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医护人员介绍:“这位荣军休养员住进医院时才19岁,中毒性脑炎伴随全身瘫痪,只能常年卧床。为预防他肺部感染,我们把一日三餐磨成粉打成浆,缓慢为他鼻饲,坚持每2个小时翻身一次从未间断,至今52年没有长压疮。”正是在严格规范、持之以恒、耐心细心的临床护理才创造出这样令业界佩服的奇迹。 ? “鱼水情深,亲如一家”? 省荣军医院里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工作人员,他13岁参军入伍、26岁成为少尉军官,在参加战斗中被敌人的弹片击伤,住进省荣军医院休养。其间,他被医护人员全身心护理荣军休养员的点点滴滴所感动,康复后即刻申请转学军医,并在学成之后如愿转业到省荣军医院工作,他就是秦增才。 有一次,大家正在吃饭,一位荣军休养员突然拿起手中的拐杖朝大家打来。当时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秦增才用自己的身体奋力护住其他同事,任凭拐杖一次次重打在他身上。直至这位荣军休养员停手蹲下失声痛哭。当大家纷纷关心秦增才是否被打伤的时候,他却蹲下身来紧紧握住这位荣军休养员的手说:“同志,我和你一样也是一名军人,在这里我们都是一家人,你有什么困难就跟我们说,我们一起扛!”这位荣军休养员激动的说:“我受伤残疾了,回不了战场了,心里难受……!” 秦增才细心地同这位荣军休养员讲述自己的经历,坚定地鼓励着:“没办法继续上战场,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并持续开导他、带他一起学知识,最后这位荣军休养员成为了医护人员的一名好助手。 有一名截瘫的荣军休养员生活基本无法自理,加上患有严重前列腺增生,战争留下的后遗症让他情绪一直不太稳定,经常和医护人员闹别扭。面对时不时闹脾气的“老顽童”,医护人员始终精心护理、耐心疏导。如今,这位荣军休养员的身体和心态大为好转,每天都与其他荣军休养员一起聊天互动,还经常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坐着轮椅到院子里晒晒太阳、做做运动。他逢人便夸这里的医护人员亲如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