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性脓疱口炎的治疗措施分析
1 羊传染性脓疱口炎
1.1 流行特点
羊传染性脓疱口炎是由羊口疮病毒引发的传染性疾病,以绵羊、山羊3~6 月龄羔羊及幼羊为易感群,在成年羊群中呈散发性流行,在幼年羊群中呈群发性流行,以病羊、带毒羊的受损皮肤和黏膜为主要传染渠道,病程较长、呈连续多发特点。
1.2 临床症状
羊传染性脓疱口炎的潜伏期一般为4~7d,患羊在口唇部皮肤、黏膜处出现散在的红色小斑点,逐渐转变为丘疹、小结节,3~5d 后形成脓疱或水疱,待其破溃后留下黄色或棕色疣状痂块,并且痂块的厚度、面积、干燥度将不断增大,逐步扩展至口唇四周、颊部、眼睑等部位,在痂垢下肉芽组织增生,导致患羊口唇肿大外翻、呈桑葚状突起,影响到患羊的正常采食,但通常可在1~2 周内脱落愈合。针对病情严重的患羊,其病变部位将逐步扩展至口腔内部,导致口腔黏膜、舌面、齿龈部位受损潮红,进而产生水疱、溃烂,使患羊流涎、口唇疼痛,采食量下降甚至废绝,最终因器官功能衰竭或并发症而死亡。
2 羊传染性脓疱口炎的综合治疗措施探讨
2.1 临床护理与隔离
在疾病确诊或发现有疑似症状后,应在第一时间将患羊隔离,选取2%氢氧化钠、20%石灰乳或强力消毒灵针对羊舍、用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同时加强患羊护理工作,选取优质牧草、流食为患羊补充营养,保障充足的洁净饮水,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矿物质、食盐,防止患羊因啃土、啃墙导致口唇黏膜或皮肤损伤,并做好羊舍保温防寒与通风消毒处理。
2.2 中西药结合治疗
2.2.1 发病较轻患羊的治疗
保定患羊后可采用以下4 种治疗措施,其一,选取70%酒精消毒患处,将患处水疱、脓疱挤破后排出渗出物,选用复方土槿皮酊喷洒在患处,每日喷洒2 次、连续施用2d,通常可使患羊在2d 后恢复采食、7d 后痊愈。其二,利用刀片将痂皮刮掉,采用0.2%高锰酸钾溶液针对患部进行冲洗,选取适量碘甘油、冰硼散混合配制后涂抹在创面上,每日涂抹2 次、连续涂抹3~5d。其三,选用5%碘附棉花球每日1 次涂擦患部、连用3~5d;针对出现体温升高症状的患羊,可选用安乃近注射液与头孢噻呋钠混合进行每天1 次的肌肉注射,连续注射3~5d;针对出现疑似症状的羊群可选取板蓝根、柴胡进行连续3d 的肌肉注射,防范继发感染。其四,选用0.5%高锰酸钾棉花球擦洗患部,采用双料喉风散每日2 次喷洒在患处,连续施用3~5d;同时可以选取板蓝根注射液与青霉素混合进行每日1 次肌肉注射,连用3~5d;针对症状不明显的患羊可采用强力110-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对患羊进行肌肉注射,起到预防作用[1]。
2.2.2 发病较重患羊的治疗
针对全身症状严重的患羊可采用以下3 种治疗措施,其一,选取青霉素类抗生素药物对患羊进行肌肉注射,倘若患羊体温升高可配合氨基比林治疗,针对采食困难、体质较弱的患羊还需选取氨基酸、葡萄糖等营养药物进行静脉注射。其二,选用2~5ml 地塞米松、20~40 万单位庆大霉素、4~6ml 的VC、4~5ml 的VB对患羊进行每日1~2 次肌肉或静脉注射,连续施用2~3d 可收获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三,选取口炎清冲剂对患羊进行灌服,通常成年羊用量为每次每只25~30g,羔羊为10~20g,选用高锰酸钾冲洗患处后每日涂抹2 次云南白药粉,连用3d,同时选取1.8g 氯化钾、3.5g 氯化钠、2.5g 小苏打、20g 葡萄糖与100ml 温开水混合配制成补液盐,每日对患羊喂服2~3 次,连续施用3d,配合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等药物进行肌肉注射,防止继发性感染。
2.3 做好预防措施
为有效预防羊传染性脓疱口炎,养殖人员需坚持自繁自养原则,从非疫区引进种羊时需进行15~30d 的隔离观察;在日常饲养管理时保障选用优质柔软饲料牧草,添加足量食盐,合理调节饲养密度;选取羊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0.5ml 山羊痘疫苗每年进行羊群免疫接种,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还需针对病死羊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效防范疫情传播。
3 结论
羊传染性脓疱口炎多呈良性经过、病死率较低,但病程较长、患羊采食困难,易导致羔羊及幼羊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最终因并发症死亡。因此,养殖人员需提高羊传染性脓疱口炎的重视程度,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做好圈舍消毒、完善预防措施,并运用中西药结合疗法进行及时治疗,保障养羊业经济效益。
上一篇:优质护理在急性肠胃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一篇:脑外科昏迷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