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循证护理系列培训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的效果
循证护理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该种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能够根据个人的护理经验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其能够对现代化的科学依据进行应用,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1]。就我国当下护理模式而言,循证护理应用并不广泛。通过循证护理系列培训可推广该种护理模式,并对提高我国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该种护理模式对改善护患关系起到促进作用,从而能够使我国紧张的护患关系得到有效缓解[2]。文章主要探究应用循证护理系列培训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的效果,探究结果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50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根据护理人员到院工作时间的奇偶性将全部护理人员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名),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培训,实验组护理人员采用循证护理培训。实验组护理人员中,年龄在22~32岁,平均年龄为(26.)岁,对照组护理人员中,年龄在21~31岁,平均年龄为(25.)岁,两组护理人员上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工作时间不超过1年;(2)患者年龄不超过30岁;(3)均自愿加入本实验。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培训,主要对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护理操作流程等内容进行培训,从而使患者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系列进行培训:(1)准备阶段,使护理人员能够了解什么是循证护理,掌握循证护理的相关知识,并能够掌握循证护理的方法、步骤以及获取资料的方式。(2)提出问题,每位护理人员分管3例患者,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患者护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发现问题后可以在护理人员之间进行交流,最后有护理人员将此问题转化成文献检索内容,并对其进行文献检索,应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并对文献结果的有效性及可操作性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同时,也可以向从业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请教,寻求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并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将其落实到具体护理工作中。(3)组织讨论,讨论应在每周末组织一次,护理人员能够在循证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并由护士长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问题进行总结,并指出其在执行循证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护理方法得到进一步改进。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考试通过率、常规操作评分、健康宣教评分以及无菌操纵评分,上述评分根据本院自制评分表进行判断,每一项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越好,评定人员为各科室护士长以及护理部主任等相关人员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行SPSS17.0软件处理,常规操作评分、健康宣教评分以及无菌操作评分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考试通过率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的常规操作评分、健康宣教评分以及无菌操作评分比较
对照组护理人员的常规操作评分、健康宣教评分以及无菌操作评分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的常规操作评分、健康宣教评分以及无菌操作评分比较(±s,分)实验组 25 85. 95. 93.对照组 25 80. 89. 87.值 - 9.116 1 7.767 5 5.803 5P值 - 0.000 0 0.000 0 0.000 0
2.2 两组护理人员的考试通过率比较
实验组护理人员考试通过人员为25例,考试通过率为100.0%(25/25),对照组护理人员考试通过人员为21例,考试通过率为84.0%,实验组患者考试通过率与对照组患者考试通过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7 8,P=0.037 0)。
3 讨论
针对刚入职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环节,护理人员在护校学习的内容与临床实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通过对护理人员入职后培训,能够使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得到提升[3]。而传统的培训方式,主要以培训老师讲解为主,护理人员的接受程度并不高,因此,培训效果并不理想,从而导致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并不能够发挥其优势,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基本操作知识、健康宣教等方面均得不到较好的保证,也不利于我国护患关系的发展[4-6]。